电场名称
|
短期预测月精度
|
超短期预测月精度
|
(浙江正泰)格尔木光伏电站
|
92.67%
|
93.17%
|
(大唐新能源)云山平度风电场
|
91.69%
|
96.69%
|
(润丰新能源)庄子风电场
|
91.46%
|
97.46%
|
(国电和风)铁岭调兵山风电场
|
89.45%
|
94.45%
|
(中电投宁夏)中卫香山风电场
|
89.30%
|
94.30%
|
(三峡新能源)格尔木光伏电站
|
87.40%
|
89.36%
|
(国电和风)葫芦岛兴城风电场
|
87.10%
|
92.10%
|
(大唐新能源)莱州风电场
|
86.89%
|
92.89%
|
(华润电力)威海东兴风电场
|
86.38%
|
91.38%
|
(大唐新能源)烟台栖霞臧家庄风电场
|
86.15%
|
93.15%
|
(大唐新能源)朝阳公营子风电场
|
86.08%
|
91.08%
|
(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
|
85.42%
|
93.42%
|
(华能新能源)荣成楮岛风电场
|
84.92%
|
92.92%
|
(华能新能源)昌邑风电场
|
84.92%
|
89.92%
|
(中广核)沙沟风电场
|
84.80%
|
89.80%
|
(华能)原平段家堡风电场(一期)
|
84.11%
|
90.11%
|
(大唐国际)丰宁骆驼沟风电场
|
83.33%
|
88.33%
|
(华润电力)蓬莱大柳行风电场
|
82.67%
|
88.67%
|
2.2多种数值天气预报源
具有国内外5家气象源支撑,包括3家欧美(丹麦、西班牙、美国)专业气象服务商,2家国家级专业气象技术研究单位(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3特征风机稳定测风技术
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征风机稳定测风技术,实时计算出风电场的气象数据,替代传统测风塔测风,特别适合南方覆冰地区。对于地形、风机分布复杂的风电场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风电场风资源情况,并降低业主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2.4超长预测时间
能够为新能源场站提供0-240小时的中长期气象及功率预测服务。
2.5预测系统远程更新
◆ 软件平台远程更新:能快速响应电网要求与客户新需求,用户不需要等待服务团队到现场进行系统更新,只需要点击指定按钮就可完成系统版本更新,可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
◆ 预测模型远程更新:针对气候季节性变化、区域气象的相互影响,能够及时优化预测算法,提升预测精度。
◆ 预测参数远程更新:针对极端天气以及风电设备运行状态变化,能够及时发送预测参数,保证预测精度。
2.6云方案及移动APP服务
通过与华为云IT基础合作的预测云应用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基于WEB的远程预测服务,从而降低用户投资和运维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APP,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定制化的关键信息。
2.7功能配置灵活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架构统一,模块之间采用松耦合设计,各个功能模块不会相互干扰。功能按需配置,满足不同区域电网和不同用户的需求。
3.技术优势
3.1科研力量
东润环能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包括国家气象局、中国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等,并与中科院大气所共建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服务中心”。科研团队相继完成了“奇异数据自动化筛选方法优化”、“基于落地修正的数值天气预报优化”、“气象资源评估与气象经济数据挖掘”等多个项目,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3.2数据优势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拥有国内外多种数值天气预报气象源并积累了覆盖全国的、海量的新能源场站的运行数据。
◆ 数值天气预报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所采用的数值天气预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所作为技术支撑,数值天气预选择全球环流背景场数据作为初始场或猜值场,考虑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路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等,进行降尺度计算。同时结合局地气象资料、场站气象观测资料等测风数据,采用资料同化技术,经过大型计算机的模式计算和优化得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
为保证数值天气预报的安全性,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所使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器系三地同步更新。
◆ 海量的场站运行数据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已经服务与全国600余家新能源发电场站,积累了海量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为产品性能的提升与数据挖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 丰富的建模经验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模型支持团队具备在多种电场类型、地理环境和气象环境下建模的丰富经验。
3.3模型优势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模型支持团队对有历史功率数据的已投运场站和缺乏历史数据的新建场站均可建模,预测建模不受客观条件限制,并提供多种建模方式:
◆ 统计建模
对已投入运行的电场,系统采用统计建模方式,需要收集电场的历史功率数据。
◆ 物理建模
对新建电场,由于缺乏历史数据无法进行统计建模,可采用独特的物理建模方式,为新建电场提供物理建模式。
◆ 混合建模
对于一般电场,往往只能收集到部分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采用物理与统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弥补数据缺失对预测精度造成的不良影响。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建模已实现自动化和程序化,可在1个月内完成国内任何区域的发电功率预测建模与系统开发。
4.系统功能
4.1系统功能概述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采用B/S模式。用户登录系统不需要安装其它软件,在系统所在网段任何一台电脑的浏览器上输入功率预测系统的链接,便可以进入系统的登陆界面。所有操作必须在用户成功登陆并授权的情况下进行。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包括多风场管理、实时监控管理、曲线展示管理、上报管理、发电计划管理、统计分析、数据报表、高级应用、生产管理、系统管理等十大模块。
4.2系统拓扑图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需要配置两台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与功率预测服务器。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电网调度对新能源电站安全性的要求,对从外网接收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需加装反向隔离装置,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采集服务器用于接收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预测参数,通过反向隔离器将数据传输至功率预测服务器。功率预测服务器利用数值天气预报、预测参数、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和电场运行数据,进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包含商业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历史数据。
